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宁德时代,可能是因为它在新能源领域的霸主地位,也可能是因为网上流传的“动力电池之王”各种段子。但要真说起这家公司为什么能做到全球第一,恐怕还得回头看看创始人曾毓群的人生——一个靠着三次关键豪赌,把小山村走出来的少年变成万亿市值企业掌舵人的故事。
你能想象吗?1968年福建一个偏远小村里,一个孩子在煤油灯下写作业,手上磨出血泡。父亲问他,是愿意读书还是种地,他一咬牙选了前者。别人满足于考100分,他却总盯着卷子上的附加题,这种不服输、爱较真的劲头,一直跟随他到今天。这也许就是后来大家口中“赌性坚强”的由来。
第一个大赌局发生在90年代初。当时国内科技企业刚刚起步,大部分年轻人都挤破头去国企找铁饭碗,而曾毓群却辞职南下广东,跑进一家民营磁电厂当工程师。那会儿IBM突然要求供应商别再用氟利昂清洗磁头,否则就要拉黑名单。公司其他部门拖拖拉拉,但他偏不信邪,用业余时间反复试验,最后用去离子水替代氟利昂,不仅保住了订单,还解决了困扰多家公司的技术难题。这一仗打下来,他从普通员工一路升到主管,再过几年成了大陆首位总监。如果不是敢闯敢拼,这样的机会根本轮不到他。
第二场豪赌更刺激——1999年锂电池市场刚冒尖,有高薪职位摆在面前,也有和朋友创业做电池两条路。他没有选择安稳,而是把全部身家押给后者。在软包电池专利上投下巨资,却买回来个“残次品”,充放几次就鼓包变形,公司差点资金链断裂。但他们没认输,全员降薪苦熬,两周内硬是在厚厚技术资料里找到突破口,把问题彻底解决。有网友调侃:“这哪里是在创业,这是拿命搏未来!”可事实证明,坚持到底的人,总会迎来转机。
第三场赌博直接改写中国新能源版图。2008年,公司需要扩建工厂,大多数董事都看不上他的建议——把新厂搬回交通闭塞、配套落后的老家宁德。他顶住压力甚至以员工集体辞职威胁董事会,只为争取一次机会。而现实很快给出了答案:政策东风吹来,本地基建完善,加上政府全力支持,新工厂顺利投产,为后来的宁德时代独立奠定基础。从此,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城开始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目光,仅十几年GDP暴涨五倍,“中国新能源之都”名号实至名归。不少业内人士评价:“没有这个决定,就没有今天的宁德。”
当然,每个传奇背后都有争议。“独裁”“强势”“让车企打工”等标签一直贴在曾毓群身上。有车企老板抱怨采购协议苛刻、预付款高得离谱;蔚来、小鹏等品牌甚至因合作条件闹翻脸。一些网友站队批评,说这样的垄断迟早要被反噬。但更多数据说明了一切:2023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、市值突破万亿大关……连专业机构也不得不承认,没有点狠劲和魄力,很难守住行业龙头的位置。
不过,如今挑战也越来越多,比亚迪刀片电池横空出世,各大车企纷纷自研新技术;市场竞争白热化,“天下苦宁德久矣”的声音不断出现。这时候,我们看到办公室墙上的字悄然换成了“浦博渊泉”,意味心态从孤注一掷转向兼容并蓄。从网友评论来看,有人感慨:“时代变化太快,不进则退。”有人则认为:“只有不断创新才是真正赢家。”
所以,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山村少年成为世界级企业领袖?或许答案就在那句耳熟能详的话里——真正厉害的人,从不会只满足于眼前成绩,他们永远想着怎么解开下一道更难的附加题。那么,下一个属于中国制造的新奇迹,会不会又诞生于这样的一场豪赌呢?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苏州股票配资公司.股票配资官网技巧.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